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叶俊 | 《博士论文》与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哲学起源

作者: 叶俊

发布时间: 2024-05-08


  叶俊,新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学研究室副主任,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媒介与青少年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央部委交办项目等20余项。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
  
  摘要
  
  马克思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起点,马克思新闻思想不仅源于其报刊实践,更源于其哲学思想,而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马克思《博士论文》也是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哲学原点,需要从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博士论文》入手,剖析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哲学起源。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实践哲学、时空观念和自由观念为其新闻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哲学启蒙作用,马克思的报刊实践、传播观念及新闻出版自由观念从哲学角度都可以在《博士论文》中找到源头。
  
  关键词
  
  马克思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伊壁鸠鲁哲学
  
  正文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作是动态演化、与时俱进的发展结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起点无疑是马克思的新闻思想,马克思的新闻思想是撑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座大厦的基石。马克思新闻思想的真正起点和源头则要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去探寻。这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起点何在?聂锦芳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第4部分第1卷刊出的文献研究后认为,伊壁鸠鲁哲学才是“马克思开始哲学征程的起点”。而伊壁鸠鲁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体现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上,尽管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还没有确立唯物主义的立场,“但这份早期著述对其成熟期立场的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影响”。因此,当我们探讨马克思新闻思想起源时,不应停留于其报刊活动和新闻论述中,而要有更加广阔的视角,哲学思维就是最为根本的着眼点。
  
  一、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哲学源头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指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新闻传播、宣传工作的论述所体现的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马克思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源头所在。但是,马克思新闻思想的源头在哪?已有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中,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实践和关于新闻的论述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马克思的新闻实践。马克思自青年时期就开始向报刊投稿,而后更是从参加报刊活动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其一生都和报刊有着不解之缘,创办、主编和参加编辑的报刊有十余家,先后为近百家报刊撰写稿件,其文章和著作有 20% 是在 120多家各国报刊上发表的。丰富的报刊实践让马克思对报刊及其社会功能有着深刻的理解,无论是创办、主编、编辑,还是为报刊撰稿,他的这些报刊活动,既是马克思新闻思想形成的来源,也是马克思参加革命的工具,而且马克思思想的诸多文本也是通过报刊得以呈现和传播。因此,马克思的新闻实践自然应当成为研究马克思新闻思想的重要依据,《莱茵报》《新莱茵报》等报刊活动更是研究马克思新闻思想的重要来源。但是从源头来看,报刊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实践、革命实践的一部分,“如何办报”“为谁办报”这些问题根本上还要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去探源。
  
  二是马克思关于新闻思想的论述。报刊活动是马克思参与革命的重要方式,也是实践其哲学思想的路径,在参与报刊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因报刊活动本身或因涉及报刊的其他革命工作,都曾作出过相关论述。据统计,马克思曾先后发表100余篇与新闻、报刊、舆论、宣传相关的论文、演说、书信、述评、说明等文稿,涉及到报刊性质、报刊任务、报刊作用、出版自由、新闻道德、新闻工作作风等众多方面。国内相关的“原著研究” “文本研究”有不少成果,如郑保卫的《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陈力丹的《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等著作及一批论文,都是基于马克思关于新闻、报刊、舆论、宣传论述的文本研究。尽管这些论著对马克思原著进行了细致阅读乃至文本考证,对理解马克思的新闻思想原貌有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论著却忽视马克思这些论述文本背后的思想源头。也就是说,马克思的新闻论述不仅是对新闻的认识更是其哲学思想在新闻领域的体现。
  
  笔者认为,对马克思新闻思想源头的研究,新闻实践与新闻论述固然是“看得见”的研究对象,但还有一些隐性的、看不见的思想才是根本性的,即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哲学源头。随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受到学界关注。有学者从普遍联系、存在决定意识、对立统一法则、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人民的历史地位等视角分析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这些哲学观点与人类社会交往、新闻传播的本质、新闻传播机制、新闻事业的性质、新闻事业发展动力等密切相关。但这是基于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哲学阐释,而非基于哲学思想对马克思新闻思想的追溯。在笔者看来,要理解马克思的新闻思想,必须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入手,哲学思想才是马克思新闻思想的根基和源头。
  
  首先,马克思的报刊实践是其哲学实践的一部分。作为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报刊对于马克思来说是实践其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革命立场的一种重要路径。在没有广播、电视、互联网的18世纪,报刊是唯一的大众传播工具,如果要传播思想、启蒙民众、发动革命、社会动员,报刊无疑是最佳方式。作为一个想要“改造世界”的思想家,马克思把报刊作为其重要的哲学实践方式,是那个年代媒介环境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加入《莱茵报》投身政治活动,并且开始实践自己的世界观;还是出于政见不同离开《莱茵报》后,创办《新莱茵报》进行革命实践的新探索,这些报刊实践的背后都有马克思哲学实践的内在动因。换言之,马克思不是为了报刊活动而创办报刊,而是为实践哲学思想而参与报刊活动。
  
  其次,马克思的新闻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延伸。诚然,马克思的新闻思想自成体系,系统丰富,涉及到新闻及相关工作的方方面面。但这些思想都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延伸,既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部分。马克思一直把“自由”和“人的解放”放在哲学思想的高点上,从马克思第一篇政论文章讨论新闻自由问题开始,其新闻自由思想就是作为人的自由的一部分进行论述的。因此,我们讨论马克思的新闻思想,不能脱离其哲学思想而只谈新闻思想本身。
  
  再次,马克思把新闻、报刊、舆论、宣传视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其新闻思想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组成部分。纵观马克思一生,其办报活动的起因、过程、结果,都与传播思想和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密切相关,革命生涯也是从参加报刊活动开始的。尤其是在主编《新莱茵报》时期,报刊是他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武器,他把报刊视为开展革命斗争的武器,积极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纲领,营造革命斗争的舆论氛围。可以说,马克思的报刊批判“构成其革命活动的重要部分”,“他对报刊的政治批判,对歪曲共产主义实践的批驳,痛斥反动报刊的奴性,谴责反动报刊对革命者的诽谤,表现出捍卫贫苦阶级的利益和对合乎道德及理性目标的坚定追求”。换言之,马克思对新闻、舆论、宣传、报刊的论述大多是从阶级、革命的视角出发,而非从新闻角度出发,马克思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阶级思想、革命思想的延伸,既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组成部分,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马克思及其革命伙伴恩格斯一生撰写两千余篇文章和著作,有80%是在世界120多家报刊上发表的。可以说,马克思一生的文章及其哲学思想的表达,很大一部分都与报刊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理解马克思的新闻思想要超越新闻思想,从更高的哲学维度去思考。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报刊实践与报刊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哲学思想及其基于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因此,当我们考察马克思新闻思想的时候,如果仅仅从报刊实践与相关论述本身入手,就难以发现马克思新闻思想背后的深层意涵。这意味着对马克思新闻思想源头的考察,需要回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去。
  
  二、《博士论文》与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奠基因素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是其研究伊壁鸠鲁哲学的重要文献。从1839年初,马克思开始研究伊壁鸠鲁哲学,到1840年初的一年时间里,马克思共形成了七本《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1841年3月底,马克思顺利完成博士论文。通过摘录的哲学笔记与对古代文献的钻研,马克思在总结19世纪30年代哲学界的争论后,分析了伊壁鸠鲁学说并梳理了思想界对伊壁鸠鲁的误解,剖析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一过程表明,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已开始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哲学思想。
  
  (一)《博士论文》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转向
  
  《博士论文》集中体现了伊壁鸠鲁哲学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尤其是对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影响。早在中学、大学时期,马克思就撰写了一批文学习作及相关文献,反映出他人生最初的成长及思考,体现出他的人文主义情怀。当他经过痛苦的思索之后,终于意识到应该“首先渴望专攻哲学”,“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表征的是“他哲学自主意识的觉醒”,“是他哲学探索的起步”。
  
  在《博士论文》期间,马克思已开始崭露哲学思想的头角。青年黑格尔派接受了黑格尔提出的“自我意识哲学”并以此表达政治诉求,作为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马克思也受到自我意识哲学影响。他认为,“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这是一种“哲学的内在规定性和世界历史性。”在评价伊壁鸠鲁原子论的意义时,马克思认为这是自我意识对象化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如果原子没有偏斜就不会互相碰撞,那么用偏斜来论证自由就是多余的。”在马克思看来,“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正如原子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一样,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
  
  基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对象化的思维,马克思强调,自我意识必须“始终具有一个双刃的要求:其中一面针对世界,另一面针对着哲学本身”,“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必然要“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焰”。这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过程,而哲学的世界化同时意味着世界的哲学化,哲学向外丧失自身的过程就是实现自身的过程。正是这种哲学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达成了双向的改变。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指出:“这些自我意识把世界从非哲学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就是把它们自己从作为一定的体系束缚它们的哲学中解放出来。”
  
  《博士论文》体现出了马克思的哲学理解方式,为其哲学转向奠定了基础。首先,哲学必须面向现实。马克思的哲学理想是使世界哲学化,使哲学与实践相互作用。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提出要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面向现实世界而非停留于理论世界、哲学世界。第二,哲学需要融入现实。传统哲学把哲学作为知识体系,陷入抽象、思辨的概念推演之中,只有打破这种体系化的哲学,哲学才能更好地融入现实世界。第三,哲学还要批判现实。在评论自由派和实证哲学的差别时,马克思指出,自由派的活动是批判,是“哲学转向外部”,而实证哲学的活动是哲学思考的尝试,是“哲学转向自身”。对实证哲学来说,“缺点对哲学来说是内在的”,而对自由派来说,缺点“是世界的缺点,必须使世界哲学化”。这些关于哲学与现实的思考,表明马克思面向现实、回到现实、批判现实的主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体现在实践哲学转向上,而实践哲学的确立正是得源于马克思回归现实的哲学观。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提出了哲学和现实相互作用的主张。马克思从理性和物质利益的矛盾看到,现实的世界是二重化分裂的世界,市民社会才是现实世界的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的基础是私有制,正是私有制使个人利益之间、个体利益和普遍利益之间发生了对立和冲突。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解决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重化分裂问题,使人类获得解放。这是马克思由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过程始终贯穿着面向现实和批判现实的主线,而《博士论文》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一个重要起点。马克思的哲学是对生活世界的批判哲学,其本质是革命,强调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这种哲学思想为马克思的报刊实践及其新闻思想奠定了基础,成为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哲学起点。
  
  (二)《博士论文》与马克思的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不同的哲学家乃至自然科学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马克思对时空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而《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时空思考的重要起点。这种思考在《博士论文》中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时间吞噬现象。马克思在分析伊壁鸠鲁哲学时指出,“物质作为纯粹的与自身的关系没有任何变易性和相对性”,当把实体作为时间性的东西时也就取消了时间概念,“因为成为绝对时间的时间就不再是时间性的东西了”。可见,“时间却是永恒地吞噬着现象、并给它打上依赖性和非本质性烙印的本质之火。”
  
  第二,感性活动是空间的源泉。在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运动的认知后,马克思明确指出:“当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变成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却把它变成客观现象。”马克思指出,“原子显示,它的本性不在于空间性,而在于自为存在……服从的不是空间性的规律,而是别的规律。”所以,原子的偏斜运动“不是在空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时间发生的。”因此,“真实的原则是原子和虚空;其余的一切都是意见、假象。”基于这种判断,马克思认为:“凡在空间不可分的东西,完全不会因此而存在于空间之外,并且与空间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时间的独立性。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世界中,时间被置于实体世界中。马克思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时间失去独立性。而在伊壁鸠鲁那里,时间产生于“当被感官所感知的物体的偶性被设想为偶性时”,而“自身反映的感性知觉在这里就是时间的源泉和时间本身。”马克思就此评价认为,因为自身反映的感性知觉就是时间本身,因此也不可能超出时间的界限。这都体现出马克思对时间的独立性的重视。
  
  第四,从时间与人的感性知觉的关系中阐释时间与人的主体性关系。德谟克利特将时间与人的自我意识相关联,马克思把这与伊壁鸠鲁的思想进行比较后指出,原子论方式把时间规定为自然中的一个特殊存在着的自然的必然性。马克思认为,时间是感性知觉的抽象形式,“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的时间,就是感性世界的存在着的自身反映。”可见,马克思认可从时间与人的主体性关系维度来把握时间。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思考“为其后来提出的实践空间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时间理论及其背后框架重新进行思考,对经济、社会、传播领域的时空观念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释,指明了实践才是时间理论的真正本质。也正是有了这种认知,基于感性的主观时间才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逐渐过渡到基于实践的客观时间。这种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为其发现剩余价值的重要理论源头之一。
  
  (三)《博士论文》与马克思的自由思想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自由、探索自由的历史。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对此有过诸多论述,形成了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体系。而马克思自由思想内在地蕴含“以自由权利为内涵的消极自由”,“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积极自由”,“以自由人的联合体和生产的社会化确立的社会自由”的三个维度。这些自由思想从马克思《博士论文》可以找到来源,而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由思想的源头是复杂的,“既有伊壁鸠鲁的自由学说,也有康德的实践理性自由的理论”,还有“黑格尔关于现代人的自由观念以及西方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这些自由思想蕴藏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也为马克思自由哲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详尽比较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差别之后,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关于自由的思想。一方面,马克思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的差别之后,肯定了伊壁鸠鲁的“原子的偏斜运动”,认为这相对于原子的既定轨道意味着“自由”。《博士论文》第二部分第一章专门就原子的偏斜如何把意识的自由从自然的必然性中拯救出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马克思赞扬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理论中的自由思想,并将“原子”类比为“人”进而形成了关于人的自由思想,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也由此初现雏形。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自由思想又有所批判。在他看来,伊壁鸠鲁追求的自由只有在绝对理念中才能实现,是一种消极的自由。马克思指出:“观念性转入原子本身……伊壁鸠鲁原子学说的原则仅仅表现为:观念的东西和必然的东西只存在于这种对于它们本身来说是外在的想象的形式中。”而在现实社会中,一切的实物都是受到了特定的限制而自由的。相比于伊壁鸠鲁这种“个人意识自由”的自由观,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是人的精神领域和行动自由,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真正关心的是精神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性。他指出:“伊壁鸠鲁表示反对毫无意义地、惊愕地直观天体,这种直观束缚人,使人产生恐惧。他主张精神的绝对自由。”也正因如此,马克思认为:“在伊壁鸠鲁看来,对人来说在他身外没有任何善;他对世界所具有的唯一的善,就是旨在做一个不受世界制约的自由人的消极运动。”由此可见,马克思在研究伊壁鸠鲁的时候,已经接受了伊壁鸠鲁提倡的“绝对自由”。作为《博士论文》的预研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表明,马克思已经受到伊壁鸠鲁自由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博士论文》中得到了体现,成为马克思自由哲学思想的根源。
  
  三、《博士论文》与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哲学起源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尽管讨论的是两个哲学家的自然哲学差别,但在讨论和辨别的过程中,在自然哲学的影响下,马克思实际上是对人的发展进行一种哲学探索。在评价马克思《博士论文》之后包括新闻思想在内的思想之时,需要以此《博士论文》的思想为基础,而不能出现“低于起点”或“偏离起点”的理解和阐释。当我们以《博士论文》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时,马克思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就有了更深层且持续的思想源头。
  
  (一)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报刊实践观
  
  马克思早在1837年就开始尝试投稿和创办杂志宣传自己的观点,此时年仅19岁。四年后,他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那里找到了实践哲学,并在1841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对实践哲学予以高度肯定。而就在《博士论文》完成一年之后,马克思随即开启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报刊活动。在马克思的一生中,半个世纪的报刊活动无论是在其革命斗争还是思想形成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报刊活动“为其革命活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其世界观转变营造了现实环境”。
  
  当时的德意志要求自由和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在世界上最早诞生现代报刊的德国,这种呼声在报刊上得到了集中反映。一方面,马克思高度重视以实践推动价值观的实现。此时,资产阶级民主派渴望打破封建统治阶级对报刊的控制,建立保护出版自由的新制度。1841年,莱茵省具有民主思想的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开始集资创办《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Rheinische Zeitung fur Politik,Handel und Gewerbe,简称《莱茵报》),刚从柏林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马克思,积极参加了筹办该报的工作。另一方面,马克思勇敢向封建统治阶级的书报检查制度挑战。为迎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呼声,普鲁士王室于1842年1月公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派相信这一措施会给德国带来言论出版自由。年轻的马克思看破了其中的反动性与欺骗性,仅用20多天撰写了长达2万字的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而“为出版自由奔走呼号成为马克思投身政治运动的开端”。
  
  马克思用报刊实践贯彻《博士论文》中的实践哲学,马克思对报刊活动的论述是他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哲学与政治思想主导下的报刊实践观,在马克思这里得到一以贯之的延续。1848年3月,柏林发生三月革命,普鲁士国王被迫同意组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内阁。马克思来到共产主义者同盟力量较强的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城市科隆,与当地同盟支部和民主派准备筹办地方性报纸的主张不同,马克思认为革命时期应该创办一份大型政治性日报,以便对莱茵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1848年6月1日,世界上第一份无产阶级报刊——《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简称《新莱茵报》)正式诞生,马克思以此作为反对专制制度的阵地,强调报刊特殊的无产阶级性质,并因此受到了普鲁士政府疯狂迫害。
  
  整个19世纪,现代报刊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在政治、军事领域发挥重大影响,受到了广泛重视。在此背景下,马克思认为“报刊是一种居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媒介”,“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的纽带,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而且是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这不仅是马克思新闻思想的体现,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尤其是《博士论文》时期业已成熟的实践哲学在报刊领域的体现,即通过报刊实践实现政治实践和革命实践,实现人的解放。
  
  (二)时空观念与马克思的信息传播观
  
  “时间与空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在比较研究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之后,已从本体论角度初步探讨了时间的起源问题,这为马克思时空观念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重要论断,成为了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一个入口。“以时间消灭空间”的论断从资本的流通层面揭示了资本力求攻克空间阻碍、追求“时间的节约”与“稳定连续性”的本性与趋势,在基础性生产层面则表现为大工业驱动的生产集中与分工协作体系,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全球同一性逻辑,彰显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性与传播文明的历史趋势。”可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时间和空间已成为“批判的武器”。
  
  基于《博士论文》的时空观,也是马克思的新闻思想尤其是媒介技术思想的重要源头。19世纪的国际贸易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革命,蒸汽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民族交往向世界交往的跨越。这种新型的世界交往模式“成功地实现了‘用时间换取空间’和‘用空间集约时间’”,“把资本和劳动的矛盾扩展到整个世界,成功地实现了对落后民族、国家的‘空间剥夺’。”这场交通革命、通讯革命与世界交往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传播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时空观念在传播领域的延伸。尤其是具有“瞬间”、“去远”特征的电报技术,满足了信息交换频繁的商品社会中人们对“时间消灭空间”的强烈需求。
  
  (三)自由思想与马克思早期的新闻出版自由观
  
  在探讨马克思新闻自由思想之后,仅有少数学者意识到其源头问题。有学者提出,“探究马克思关于报刊自由的本质的思想来源,最直接的是1840年他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研究。”但这仅是简单提及,而且更多研究是集中在对马克思报刊活动和《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类报刊自由相关论述中,而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哲学根源,更未能对这种哲学根源进行追溯及系统性研究。《博士论文》中体现出的自由思想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源头,同时也是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观的源头,即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观在哲学源头上受到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影响。
  
  从哲学起源来看,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观是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的一部分,而非纯粹去追求新闻出版自由本身。这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关于自由报刊性质和力量特征的论述处在他哲学和政治观点的最中心”。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出版自由,“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作为马克思新闻自由观的集中体现,《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发表尽管与马克思对报刊作用认知有关,但更多是基于普鲁士专制政府统治之下资产积极民主派的自由思潮,因为出版自由从根本来看“是欧洲资产阶级作为摆脱封建思想专制的策略提出来的”,马克思所提的新闻出版自由属性“与人民精神融为一体”,“体现了不同等级的精神与物质利益”,“代表着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权”。由此可见,马克思对普鲁士专制政府的抨击及其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论述,并非完全出自于他对出版自由的思考,而是其一贯以来自由思想在出版领域的延续和体现。马克思《博士论文》所形成的自由思想是其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源头,而这种自由思想是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对新闻出版自由的强调。
  
  也正是在《博士论文》的研究期间,马克思开始使用“人民性”这一词语。1839年,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之二中写到:“所以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的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地客观……只要这些神谕还没有人民性,它们就是人民的。”这是马克思第一次使用“人民性”概念,用以批评哲学家仅从自我满足出发,缺乏人民的视角和人民的态度。这种观念为其此后提及的“人民性”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提出“报刊的人民性”、“人民报刊”、“自由报刊”的哲学源头,表明马克思自由报刊思想并非仅仅基于他对报刊功能的认识,而是其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的延续。此后,马克思在多篇文章都提到“人民性”概念,把“人民性”与“自由报刊”联系起来,“自由报刊的人民性”成为马克思出版自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原刊于2024年第1期 已略去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融媒矩阵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

三见读书会

新媒体蓝皮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