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本所动态
刘涛在第十五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上主讲:跨学科视角如何助力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

作者: 闫佳琦(文) 张逸(图) 发布时间:2024-08-01

  7月29日上午,第十五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举行。本期论坛以“跨学科视角如何助力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以修辞学、叙事学、阐释学为例”为题,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涛教授主讲。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主持了论坛,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职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部分师生参加论坛。
  
  刘涛的分享包括“跨”与“融”两个主题。一方面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跨”,他结合具体研究经历分享了研究问题如何进入学术视野、跨学科视域如何扩展并深化的思维脉络。另一方面是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的“融”,包括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抓手与创新尝试。
  
  第十五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线下现场
  
  谈及新闻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问题,刘涛认为新闻传播学必须面对并处理的是“意义问题”,这是关乎学科本源性的关键命题。基于对“意义”的追问,他从符号学出发,逐步深入修辞学、叙事学、阐释学以形成相对系统性的整体把握。其中,符号学关注意义的构成与机制,修辞学关注意义的艺术与实践,叙事学关注意义的文本化组织,阐释学则关注意义的哲学与规则。基于此,他进一步思考跨学科研究成为一种范式的可能,即修辞学、叙事学、阐释学等所形成的系统性视角能否助力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创新。
  
  基于修辞视角,刘涛分享了传播研究的修辞学视角及其元话语体系,分析了视觉修辞、数字修辞、程序修辞、公共修辞等新兴修辞理论与传播研究的结合,以及由此形成的传播修辞学的知识体系。而后,他详细介绍了传播修辞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并与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叙事体系、传统文化双创、生态文明传播、国家形象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现实议题进行勾连。
  
  基于叙事视角,刘涛从“融合新闻”出发,强调了经典叙事到数字叙事的演变过程。经典叙事沿着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等理论脉络展开,将拥有稳定意义结构的故事作为叙事学的核心概念。而数字叙事则强调通过整合受众的参与过程、颠覆意义的稳定状态、解构故事的边界,由此形成了一种以“遍历文本”“互动叙事”和“可能世界”为特征的故事形式。
  
  基于阐释视角,刘涛从媒介化、中介化、平台化、流动化层面,关注到数字媒介环境下阐释问题的“变”与“不变”,提出当前存在着象征问题、情境问题、再现问题等图像阐释困境。由此,他引入媒介视角、传播视角、修辞视角、符号视角、史学视角、空间视角、程序视角等,以期回应传统图像学的阐释困境,并由此搭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谈及“融”的部分,刘涛也分享了自己一线教学实践工作的经验体会,他具体围绕课程教学设计的六大“抓手”展开。一是教学模式探索,围绕复合型、全媒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教学目标,推动文理融合、新旧融合、内外融合、知行融合的四维融合模式,打造思政融入、课堂创新、资源开发、主题实践、校媒联培的五维互动模式。二是教学科研融合,他认为科研是课程“两性一度”的保障,教学是科研的“活水”之源。三是课程思政建设,他分享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全要素、全空间、全课程、全链条、全场景的教学体系。四是线上线下混合,他介绍了“翻转+直播+实训”模式,尤其是线上教学空间如何助力构建翻转课堂支持体系。五是资源体系建设,基于教材、慕课、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等搭建融合新闻资源体系。六是专创融合实践,他以全景故事会、声海工作室等为案例,分享了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师生合作探索。
  
  主旨演讲结束后,胡正荣再次对刘涛莅临“国所论坛”表示感谢。他在回应中勉励各位研究人员,不仅要做敏锐的问题发现者,更要做扎实的问题思考者。思考问题首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为出发点,更要以自主知识体系、深厚学术理论作为支撑。他指出思考问题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在“三项共识”的引领下,强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学术重镇、学术旗阵的影响力。同时,他强调下一步将继续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新闻传播学院的“科教融合”工作,深化融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