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指“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表现为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更新。其主要意蕴是文化认同中的自我意识和文化建构中的自主能力...
2024.1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业界同仁、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暨2025蓝皮书编撰项目启动”。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网络化、信息数字化、...
2024.12
一、引言
以经过大型数据集训练和优化的机器学习模型为内核,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数字内容创作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字内容创作,能够围绕既定需求输出具有一定原创性、生动性和吸引力的多模态内容,在改变内容生成方式的同时,为当前数字世界中内容消费向高品质、强交互、深沉浸转型提供了...
2024.08
儿童如何习得语言能力,是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共同的研究课题。幼儿虽然无法进行语义和句法加工,但却有完备的语音感知能力。大脑枕叶、海马体、前额叶等认知器官的发育,并不能完全解释儿童语言能力的产生与发展。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之一,儿童的语言能力从属于人类的符号系统。然而,结构...
2024.08
过渡劳动:
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
孙萍著
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7月出版
388页,98.00元
《过渡劳动》是一部关于外卖骑手的民族志调研。外卖骑手,对于社会,是一个新职业群体;对于我个人,却是亲密的老朋友。2017年之前,我和骑手是被职业和社会身份所区隔的陌生人;2017...
2024.07
【作者简介】胡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叶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重要使命。鉴于概念对于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本文从主体意识、理...
2024.06
近日,一则“老外一家五口凌晨迷路,感慨中国街头安全”的新闻刷屏社交网络。同时,石家庄一家制造甘氨酸的企业东华金龙最近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出圈,土味文案和官方的幽默发言成为国外短视频头部平台的顶流话题,外国网友纷纷制作热梗、表情包,一时间数万美国用户大呼上头。两则新闻看似毫无关联却都提升了中国形...
2024.06
近些年,关于“数字基础设施”的探讨持续不断,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数字平台正在成为当下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1],它凭借快速的技术触达和高效的组织模式,将社会资源和分配规则进行了重新组装和配置,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统的交通、水利、医疗、电网等公共社会服务性基础设施有所不同,数字化的...
2024.05
叶俊,新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学研究室副主任,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媒介与青少年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央部委交办项目等20余项。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
2024.05
【作者简介】刘瑞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陈欣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建构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界和编辑出版界提出的一个时代性任务和重大课题。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必须...
2024.05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Mo”,这是一句流行语,更是一个热点文化现象。在社交网络密布全球的当下,一只曾经备受冷落的粉色小恐龙Momo头像,忽然之间成了社交新宠,被越来越多网民用于呈现个人虚拟ID形象。对于观者,Momo并不隐蔽,它们在豆瓣、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言语行为活跃。但Momo又很难辨...
2024.05
作者简介
胡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闫佳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摘 要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良序发展的基础,价值对齐日渐成为关涉人类社会生存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对话交互式大语言模型,本文旨在回答...
2024.01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上永远值得铭记的一年。
北京中轴线上,中国历史研究院古朴典雅、恢弘庄严,彰显泱泱中华悠久隽永的文明气韵。
2023年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中国考古博物馆,对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2023.12
我国青年网络互动兴趣的持续高涨,不仅带来了自身行为习惯的改变,也丰富了社会性话语实践,一个显著现象是网络新词不断涌现,刷新公众视野,突破汉语表达传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网络新词作为网络用户自发创造的一种语汇,杂糅中外文字、表情符号、数字或图片等表达方式,并以此为基底形成话语风格,呈现出...
2023.12
【摘要】本文梳理并评析了公共性问题的西方源流与论争,分析了资产阶级公共性本身所具有的遮蔽性、排他性和等级性。文章从“扒粪运动”、社会责任论出台、公共新闻运动、参与式新闻和建设性新闻等具体公共实践出发来探讨西方新闻公共性的历史脉络、理论建构与价值指向,进而关注到公共性理论引入中国时“由实入虚”...
2023.12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要是指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理解,有助于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入理解社会发展、传媒变革,从而也就能够正确理解媒体融合的实践发展如何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新闻传播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具备上层建筑属...
2023.12
作为一项连续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媒体融合的迭代深化受到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要素影响,有着独特的发展背景和逻辑。2014年,媒体融合在国家顶层设计驱动下开始深化。发展至今,媒体融合已经形成了一套涵盖政策、技术、人力、市场等多维度的较为固定的运行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
2023.12
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大国。丰富多彩的非遗瑰宝不仅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近年来,国际会展作为衔接中华文明传承者和接收者的传播媒介,在非遗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国际会展与数字化技术有机融合...
2023.12
伴随互联网平台的崛起和全球化战略的推进,我国平台企业国际化迅速发展,为国际传播开启一条新思路,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带来新出路。在平台国际化和国际传播平台化过程中,平台企业及其所推动的产品和服务活动必然会涉及数据,尤其是商业数据的跨境流动问题。数据权属、跨境流动、全球性治理等话题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
2023.1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同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带一路”建设也相应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
三见读书会
新媒体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