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调查的社会学意义

作者: 杨斌艳 发布时间:2019-11-26 11:31: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网络社会学”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过去20多年,网络社会学一直是我国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一段时间内还形成了“网络社会学”讨论和研究的热潮。从基础概念的辨析到网络社会学与经典社会学的异同,再到网络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构建与中外经验研究的探索等等,国内学者在网络社会学研究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十多年前,学者余建华就指出国内网络社会学研究存在理论与经验研究失衡的问题,“但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网络社会学研究明显偏向于理论性的探讨……大多数研究显得比较空洞,有悬浮于空的感觉,并无助于真正推动网络社会学的向前发展”。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的最前端探测器

国内绝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网络社会学”的词源和基本含义追溯到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以及他的经典著作《网络社会的崛起》。在众多学者的讨论中,我国学界初步形成了对于“网络社会学”从基本概念、研究范畴到研究方法的一些共识。主要包括:一是网络社会学被视为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和呈现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现实,并进行研究和建构;二是网络行为、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被认为是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主体和主要研究内容;三是基于经验研究的支撑、落地于特定国家特定群体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应用实践的研究,被认为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这些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与卡斯特对于网络社会的研究反思和建议是一致和吻合的。2009年卡斯特在《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一书中对网络社会提出反思:“当加深了对这个正在形成的(网络)世界的理解时,我们愿意抛弃网络社会中许多具有民族优越感的观点(或者用另一个术语来说,是信息和知识社会),这些观点经常将网络社会的崛起比作全世界文化和组织的统一,通常是照搬美国或西欧的社会形式和价值观”。他进一步指出,基于特定国家制度和特定文化背景,网络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于,“通过努力研究,我们在本书中表达了一个非常确凿的事实,即根据所处的文化和机构环境的差异,网络社会的模式也不同”。通过跨文化研究的实践,卡斯特对网络社会研究者提出倡导:“我们的目标是具有分析性的,即在多样化文化和制度环境中提出一个调查多种主题的方法。我们希望这种努力将引发世界各国对其进行具体研究,以使大家相互学习,逐渐勾勒出新兴网络社会中人类跨文化的蓝图。”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从2006年启动,作为“网脉工程”的子项目之一,由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发起。截至2017年,该调查项目已经完成了九次全国抽样调查。研究者将此调查视为观测中国网络社会崛起和发展的前端探测器,认为十年经验研究和调查数据的分析梳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中国新兴的社会现实和正在变革的社会结构的观测点,而这种变革正是基于特定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即是卡斯特所谓的在特定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中的一个主题经验研究。在这样的视角和背景下,十年来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调查,除了调查本身对于未成年人群体网络行为的真实记录具有意义外,更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而通过十年实测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更是试图描绘一个真实的图景,而这样的图景既是过去(已经发生和存在的实践),又是未来(中国新兴社会的端倪)。

“流动的”网络世代行为记录

“青年”既是一个生理年龄上的概念,也是一个社会传承和世代发展的概念。“未成年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生理年龄概念,即使不同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年龄划分有所不同。在社会学研究中将“未成年人”作为“青年”的一个子群进行研究和观察有一定的传统,而且过往研究中常见的“儿童”“青少年”等词,其实很多也适用于“未成年人”的概念。然而,在“未成年人”这个年龄概念的统称下,实际的调查对象其实是动态变化下的一群人,这样的一个年龄概念背后更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比如在青年社会学研究中,“未成年人”多被置于社会传承、代际关系、社会化等语境中,研究者多关注未成年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社会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意义。正如学者沈杰指出的,“在当代急剧、深刻的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年研究领域,世代现象和世代问题变得更加凸显,世代理论也呈现出进一步演进的趋势。因此,应该更关注青年世代的角色和地位,即青年世代对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作用和力量”。

“未成年人”作为特定的世代,在青年研究中有其特殊定位和意义。“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第一次实施是2006年,调查对象是11—17岁的未成年人,当时的被调查者大多数生于1988—1995年间,而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1996年互联网才开始在中国商用和民用,这一代“未成年人”是刚刚成年的时候遇上互联网。最近的第九次调查执行的时间是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调查对象为7—17岁的未成年人,此次被调查的未成年人大多数出生于2000—2010年间,他们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原住民。而且,此十年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并飞速发展,与第一次调查的未成年人已经完全成长于不同的“互联网时代”。因此,尽管这个“未成年人”的称谓和研究对象没有变化,但是实际的被调查对象以及他们所处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成年人”这个不变的研究对象,在十年的调查中,其实是一个“流动的”样本,而通过十年的“流动的”同一世代的持续调查,已经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网络世代的记录,这样的记录既是历史,又是现在,更是社会变迁在特定群体、特定空间的浓缩。未成年人成长经历的独特性是时代的、是天生的,这个群体成为观察网络社会最具有价值、最独特的对象和活生生的样本。

以浅为深:调查的深度研究意义

从社会学“结构与行动”的框架看,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也是观察和研究未成年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这也正是青年社会学关注和关心的重点。而这个问题,如果再加入代际关系,即影响未成年人的最重要的群体——孩子的父母,那么,不仅十年间被调查的未成年人已经发生了世代更替,连他们的父母也伴随着这样的更替进行着换代。互联网作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新事物,被调查未成年人的父母辈也是伴随着不同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成长。互联网对于两代人甚至三代人都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社会新事物和社会大环境,不同世代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不同,不同世代的网络行为有差异,不同世代在网络空间形成独特的交流互动和新的代际关系。这些都为青年社会学的研究、群体行为研究、价值观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情境和话语。

传播学者杨国斌在《中国互联网的深度研究》一文中,通过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局限性的反省和批判,对于何为“互联网深度研究”给出了有价值的思考,纠正了人们将一味追求理论视为深度、将“描述”视为“浅”的误区和教条。他认为,对当代中国社会诸多层面的人的经验与社会实践的描述,正是中国互联网最稀缺最珍贵的“深度研究”,亿万中国人民感知的、情感的和道德的经验,构成了深层中国,如何在互联网研究中充分认识互联网的中国特色是重要的课题,也是“互联网深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注重研究一个特定群体互联网的实践、感受和经验,十多年持续记录和观测这个群体在网络空间的生存和行为。这样的描述基于全国数万样本的持续调查,基于研究者持续十多年、几十年的思考和观察,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领域的理论交融,为中国当代青年学和网络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元数据”库,是集群体关爱、社会变迁、青少年价值观、互联网治理于一体的人的经验与历史深度的纵横交融,是中国互联网研究中“以浅为深”“深浅交融”的一种探索。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