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唐绪军谈学习习近平新闻思想的体会(二)

作者: 唐绪军 发布时间:2018-07-16 13:39:00 来源:新闻记者

管理与建设:学习习近平新闻思想需要领会两个重点

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闻思想,应该深刻领会两个重点,即管理与建设。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围绕建设这个大局必须践行建设性新闻。

把握了习近平新闻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在历史和现实纵横交错之间我们就有可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哪些内容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新闻思想一脉相承的,哪些内容是开拓创新的。比如,坚持党性原则,党媒姓党;坚持真实性原则,要“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事实;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既要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又不可忽视新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这些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新闻思想一脉相承。而开拓创新的内容,就我个人体会,有两点不容忽视,即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对新闻舆论管理和建设的论述。

习近平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五个事关”极大提升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学理上来说,新闻和舆论本来并不是一回事,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舆论是公众对事实的意见。在大众传播时代,这两者是泾渭分明的,有关事实的报道属于新闻学的范畴,而有关舆论的研究属于传播学的范畴。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既有的大众传播格局被打破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界也模糊了。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人可以向公众提供事实,人人可以对事件发表意见和观点,新闻可以引发舆论,舆论也可以成为新闻,并且新闻和舆论往往因同一事件相伴而生、相互交织。这是互联网时代新闻和舆论迥异于大众传播时代的新特征。因此,在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加强对新闻舆论的管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比如,习近平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他强调:“在我国,7亿多人上互联网,肯定需要管理,而且这个管理是很复杂、很繁重的。企业要承担企业的责任,党和政府要承担党和政府的责任,哪一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他并且就此提出明确要求:“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一切报刊图书、讲台论坛、会议会场、电影电视、广播电台、舞台剧场等都不能为之提供空间,一切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博客、播客、微博客、论坛等新兴媒体都不能为之提供方便。”这些思想认识和部署要求都需要我们深刻领会,认真落实。

在强调加强管理的同时,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另一个鲜明的创新点就是建设。可以说,管理和建设是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关于新闻舆论的一对辩证关系:通过管理强化建设,通过建设促进管理。

习近平在“2·19”讲话中提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个字”的职责和使命,其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闻舆论工作服务性和促进作用的集中体现,关系到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部署。习近平指出:“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按照大局的要求推进工作”,“能否做到顾大局、在多大程度上顾大局,是新闻宣传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支撑”。什么是党和国家的大局?党的十九大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据统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建设”出现159次,仅次于“党”(216次)、“发展”(216次)和“人民”(161)。或许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局,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建设”。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围绕建设这个大局必须践行建设性新闻。习近平新闻思想中谈建设的论述很多。比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因此,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他还指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两大功能,在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还要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等等。

建设性新闻就是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建设性新闻聚焦于解决社会问题,强调在报道社会问题时,要致力于寻求并建立一套可以付诸行动的解决方案,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建设性新闻认为好的新闻报道可以激发对话和参与,能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推动媒体价值的重新定位。

建设性新闻与传统的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存在诸多不同。首先是理念不同。传统的西方新闻媒体奉行“坏事情就是好新闻”的报道理念,最典型的表述就是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提出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因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暴力、恐怖和灾难性事件。但是,建设性新闻与之相反,认为好事情更能鼓舞人、激励人,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是实践不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标榜新闻媒体的独立与中立,形象的比喻如普利策所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媒体和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即便是“社会责任论”,强调的也是“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而不是参与事件,解决问题。但是,建设性新闻从以往单纯的观察性报道转向以解决问题为诉求的参与式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再次是目的不同。在三权分立、多党共治以及媒体私有化条件下形成的西方资产阶级主流新闻观念,多以“看门狗”自居,以“扒粪”为职责,因为政府被认为是天然的说谎者。这是其媒体在对抗性政治格局中的最佳生存策略和媒介消费市场极大化的最优选择,也是西方媒体以“与政府不合作”的方式服务其国家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方式。但建设性新闻不只一味揭露,揭露的出发点是为了建设,因而强调与政府的合作而不是对抗。

新闻事业是在一定新闻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新闻理念总是建基于特定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之上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这种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与这种非对抗性的政治格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闻媒体,既是党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更注重新闻媒体广泛凝聚共识、增进发展合力的社会建设功能,力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种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保持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因此,建设性新闻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习近平新闻思想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摘自唐绪军:《把握两个要点?领会两个重点——学习习近平新闻思想的体会》,阅读原文及学术引用,请务必参考《新闻记者》201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