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公告启事

 

“中非建设性新闻:发展与合作”双边论坛在京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13 09:03:00 来源:社科院新闻所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

11月10日,主题为“中非建设性新闻:发展与合作”的双边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非建设性新闻:发展与合作”的双边论坛

该论坛为中国非洲研究院立项的中非合作项目“建设性新闻与社会发展”的中期成果检视。该项目的中方课题责任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非方合作单位为肯尼亚晨星大学。中方课题组成员于2019年7月对肯尼亚、布隆迪进行学术访问,启动了该项目的研究。此次肯尼亚课题组成员来访,共同推进该项目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于2019年7月在非洲进行学术访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研究员主持了双边论坛。课题组中方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在致辞时,对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了回顾。他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因此在中国和非洲倡导建设性新闻理念和实践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社科院新闻所所长唐绪军致辞

社科院新闻所副所长季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研究室主任殷乐研究员从三个层面阐述了这一合作研究的进展和下一步规划,即建设性新闻发展脉络、非洲与中国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以及建设性新闻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她介绍了课题组中方的研究进展:其一,对建设性新闻理论进行溯源;其二,对记者的认知和新闻编辑室的日常操作进行了调查;其三,对新闻与社会发展相关的议题进行了研究。她表示,下一步将从本体层面、媒体层面、社会层面来推进双方的合作。

社科院新闻所媒介研究室主任殷乐研究员

课题组非方负责人、肯尼亚晨星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副教授列维·奥本尼(LeviObonyo)介绍了非方的研究进展。他首先回顾了殖民时期的肯尼亚媒体,然后通过检视过去五年肯尼亚两大纸媒《民族日报》和《旗帜报》的报道内容,探讨报纸内容与建设性新闻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建设性的报道实践为其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肯尼亚晨星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副教授LeviObonyo

论坛特邀嘉宾、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教授指出,西方国家与中国和非洲对“建设性新闻”的概念理解是一种竞争关系,这也直接体现在对非洲诸国的争取上,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中国对非洲的建设性传播实践,还要逆向考察非洲的形象是如何在中国传统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的。

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昕将建设性新闻模式与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受众的新闻参与相勾连,聚焦传统新闻如何借鉴“建设性”新闻的积极心理导向,探讨了建设性新闻模式对于提高青少年新闻参与的可行性,以及传统新闻如何融入建设性新闻的报道视角,激发青少年的新闻兴趣与参与感。

社科院新闻所助理研究员曾昕

肯尼亚晨星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伯纳德·博约(BernardBoyo)对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业如何调整,以及所面临的伦理学挑战展开了探讨。他从有目的新闻报道的需求、伦理与技术变革、大学教育及伦理法则界定等多个层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公正、真相及责任是伦理法则的核心要素,应将事实与专家观点置于建设性新闻的中心。

肯尼亚晨星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BernardBoyo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博士生王建峰使用“消极-积极”框架分析了新闻理念变迁过程中记者角色所发生的变化,并从规范研究视角,探究了在当下公共传播时代如何塑造适应时代需求的记者角色观。另外三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的博士生高慧敏、王丹蕊、朱豆豆则立足于媒介技术、个人情绪及社会责任三个层面,分别运用了媒介环境学、积极心理学和社会责任论的相关理论为公共传播时代中新闻生态的再平衡提供了新思路。

双方课题组成员以及来自肯尼亚、莱索托、印度等国外专家学者及留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合影

11月11日,中非课题组成员在北京对凤凰新媒体、中国青年报进行了调研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