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介研究

 

从简论百年《纽约时报》评论到“本土”传播的思考

作者: 霍华民 发布时间:2010-09-13 15:51:00 来源:
  摘 要:回顾20世纪《纽约时报》的新闻史,并展示定格历史的一些新闻史实。本文仅从评论方面,做一些思辨性的探析。全文遴选触摸到这百年中的新闻历史,理解差异,创造共识,着重研究我们把握新闻、驾驭媒体的研究和分析。为了让研究更有的放矢,逐一对十篇言论进行探析后,再进行总的概括研究分析。

  关键词:纽约时报、新闻评论、概述思辨、归纳增益

  

  20世纪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瞩目的重大事情,20世纪的新闻报道同样令人瞩目和思考。应该说,由美国弗洛伊德· 诺里斯和克里斯汀·伯科尔曼选编,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国际出版公司联合出版的《〈纽约时报〉100年》这部书籍,不论从哪个方面都有其研究的价值,更有研究它的责任和义务。这部书,让我们得以回顾历史,并展示定格历史的一些新闻史实。本文仅从评论方面,做一点思辨性的探析。由于,这部书的信息量大、时间跨度大,在研究的同时,采取了抽样式的选择。每十年选一篇言论,上个世纪前50年选出了5篇社论,后50年选了5篇个人署名的评论文章。

  在所选择的这10篇言论中,有国情、有历史、有文风、有启迪。正如该书在勒口位置所说的那样:“突破性的成就、丰富多彩的人物、权术的争玩、毁灭性的经济衰退及神话般的起死回生……在记录过去100年中如此种种重大事件上,有谁能比《纽约时报》做得更好呢?这本引人入胜的回顾性作品记录了过去100年间全球商界发生的最重大、最惹人注目的发展��所有这些均有当时在场的记者撰写的原始新闻报道为证。本书从《纽约时报》卷帙浩繁的档案和独一无二的资料中精挑细选,记载了商界领袖和革新者100多个最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故事,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以及有助于读者了解20世纪沿革的流行时尚、丑闻和市场癖好。”

  诚然,遴选收入该书的文章,已实属不易。那么,从这里再挑选出有限的十篇,惟恐有失偏颇。但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有反省和质疑的义务,作为教育和研究人员更需要这种义务。

  一、上篇:十篇评论的概述思辨

  本文试图想摸到这百年的新闻前沿,这对于我们把握新闻、驾驭媒体,无疑都是非常增益的事。为了让研究更有的放矢,先逐一对每篇言论进行一点探析,然后再进行总的概括。

  1、中性的评论。这是选择《纽约时报》上个世纪的第一篇社论:《彩票案判决》。全文如下:

  联邦最高法院对彩票案的判决,正如宣布法庭大多数法官之判定的哈兰法官先生所言,“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最小但并非不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它们标志着针对联邦政府为了公共道德的利益而禁止彩票传送的权力进行的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终于结束了。自从1899年以来,彩票除了通过邮寄方式递送外,一直依赖运输公司作为一种运输途径, 由这些公司运送彩票,尽管事实上每一个州以及联邦政府都从法律上禁止这种贸易。此类案件因其向最高法院提出的重要的合宪性问题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法庭再一次在针对这样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进行表决时,赞成和反对者几乎各占一半,就像要驳倒法律是一门精确科学时一样。

  彩票案似乎确定了几个重要问题。首先一个就是,任何物件均可成为贸易的对象,能买也能卖,即使它只是具有合同性质但无真正价值的一张纸。为彩票公司辩护的律师援引了认为保险单不是贸易对象的所谓的保险案例。但是,在刚刚宣判的案件中,一张非正式的彩票,其包含的承诺只不过是在将来有可能支付一笔数额确定的钱,则被认为是贸易的对象。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接下来,股票、债券、期票、提货单、可转让合同以及所有其他可以买卖的商业票据都是贸易的对象,而应受联邦政府的管理。如果这些案件所裁决的仅止于此,那么,其深远的意义就不可能有理由遭到低估。然而,最高法院进一步判决,政府的立法部门有权力宣布某一件贸易物品有损于公共卫生或公共道德,而且,法庭不能对这样的结论进行复审。

  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也得到了明确的判断,即“管理”的权力是否包括禁止被认为有损于公共卫生或道德之物品贸易的权力。关于这个问题,该法庭认为:“我们是否已准备确定在实质上禁止这种物品州际运输的规定是该特定贸易之管理的一种并不恰当的模式?”法庭的判决似乎肯定了禁止的权力,并认可了政府的论点。

  该案的重要性在持异议的判定中也得到了首席法官的认可,他说,大家正在讨论的国会法案尚不能被认定具有法律效力,“除非管理州际贸易的权力包括禁止将任何东西或人从一个州运送到另一个州的绝对唯有的权力”。如果拥有禁止运送的全权,那么就必定有允许在遵守条件的情况下运送的较小的权力。因此,如果国会有权禁止它认为从其本质或方法上有损于公共道德的此类州际非法交易,那么它也有权!允许此类交易的存在,只要交易者遵守国会以其应当有的智慧可能会规定的条件。①

  读罢这篇社论,第一感觉就是新闻媒体的定位问题。换一句话说,也就是新闻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姿态:中性的评论,力争客观,不揉进媒体自己的观点。

  单从标题上看,读者或分析人士,不可能知道判决结果,仅仅是知道判决这码事而已。针对这样一个公共的焦点问题,赞成与反对者各占一半,这的确是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此言论,把彩票一案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个就是,任何物件均可成为贸易的对象,能买也能卖,即使它只是具有合同性质但无真正价值的一张纸。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的权力是否包括禁止被认为有损于公共卫生或道德之物品贸易的权力。

  这里面,前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市场经营理念的提升。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一个省会城市,曾不准在街头卖报。后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边缘法律的盲区,肯定了禁止的权力。不能损害公共卫生或道德来发展经济,这就是新闻对舆论的真正意义上的引导作用。

  2、留有余地的评论。这是上个世纪第二个十年中选择的一篇社论,标题是《毕竟,有光明的一面》:

  周六《纽约时报》上刊载的一则声明使我们高兴地确信,将来我们会较少地听到有关演员们的巨额薪金。这则声明说演员(每周收入超过500美元的)也必须在其收入来源中扣除所得税。许多聪明人士就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世人对演员的收入是如此了如指掌,而其他职业的男男女女,可能已努力实现了很好的目标而使他们的名字为大众所知,却不习惯对自己的收入大加渲染。现在演员们对他们的收入将谈得少了——这个事实证明即使是所得税,也有光明的一面。

  除了演员之外,另外还有许多人也一直在轻率地持续宣布他们所谓的市场价值。所得税的实施也将给这些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对诸如收入及投资等纯私人事务保持沉默的价值。今后,敢炫耀自己的财富的将仅仅是那些真正拥有财富的人,而研究人性的学者们经常注意到最有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财产谈得最少。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非常爱管闲事,我们很少有人会去在乎我们的邻居挣多少钱;只要不是欠我们的钱,我们很乐意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有偿付能力;同样,我们也乐意他们会认为我们有足够的钱支付应承担的费用,而不要为我们的收入操心。所得税的制定将使所有对财富的吹嘘偃旗息鼓。因而这将被看作是与此有关的一件幸事。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有其他好处。②

  应该说,这篇社论是一个非常及时的信息传播,也是一个迫切的媒体姿态。

  行文中,有明朗态度(我们高兴地确信,将来我们会较少地听到有关演员们的巨额薪金)、有倾向性(这个事实证明即使是所得税,也有光明的一面)、有空间性(除了演员之外,另外还有许多人也一直在轻率地持续宣布他们所谓的市场价值)、有效果(所得税的实施也将给这些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对诸如收入及投资等纯私人事务保持沉默的价值),但没有预期(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有其他好处)。

  概括这篇社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客观评论。而且,还自己(作者与媒体)留有充分的余地。不说满话,不说虚话,不说大话,这实在是撰写社论需要把握的分寸。特别是这篇社论的最后一句话,也许有该报的特色,也许是撰稿人的风格。媒体不是算命先生,再资深的撰稿人也不是圣人。不管从哪个角度思考,在国内这样写评论的没有用类语言的。这种留有空间的写作语言,是值得我们自省和借鉴的。

  3、短小精悍的评论。这篇《股票下挫之后》,是一篇比较短小简洁的社论。全文仅有300多字,但是其意义不可小觑。

  纽约证交所股价的下挫在星期四所达到的程度之严重,使华尔街瞬间陷入极度的恐慌,在未来金融问题的讨论中,这无疑将被认为是英国财政大臣最近所描述的长期“无节制投机”的必然后果。对这种投机范围和特征的调整永远也不会听任这种投机心态一如从前。将来,我们会较少地听到用一种完全适合证券市场变幻无常的观点对政治经济原理进行修订的新创的金融概念。经过这一周发生的情况之后,人们将不会轻易鄙夷地否定以往金融发展历程的教训。现在,华尔街本身已准备表白,不管周遭环境在各个时代会有什么变化,使金融健康或非健康发展的潜在的强大影响、理由充分的繁荣或通货膨胀以及随后导致的灾难,在今天与在难忘的“战争时期”都完全是一样的。③

  准确点说,这篇社论不太像是评论,新闻报道味儿实足。但是,所论述的问题却是十分严重的,就是这种新兴的证券交易,已经“使华尔街瞬间陷入极度的恐慌”。这个“极度的恐慌”,令世人不能小觑。这是历史性的记录,也是历史性的言论。整个经济动荡不安,是那个年代最为重大的新闻。正如,有的业内人士说,“无限地逼近真相”,这句话应该写在新闻的圣经上。

  政治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因为金钱是一种社会关系,不是什么东西。同时,本社论,经济“导致的灾难”同等于“战争时期”,撰稿的作者的这个认识,是深刻的最新颖的。给我们认知经济问题,有很好的启迪教益。

  4、这是媒体为创新的一次喝彩。同样,也是为知识产权的一次讴歌。社论的标题是:《奇思妙想带来的兴旺发达》。全文如下:

  据说,美国用以改变目前经济混乱状况的是一个新兴产业。人们曾提议用许多可看得见的东西如家中的彩电、空住凋、廉价小飞机等来刺激经济,但是由于收入及销售的难度,因此没有一样能够得以实现。建议用一种工业化的奇思妙想来作为解决问题的答案是不是显得有些荒唐?

  工业化的奇思妙想听上去有点复杂。其实这很简单。沃尔特·迪斯尼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便是一个极佳的例子。这是一些除了几个绘画用的罐子与穷的想象力外不再需用其他什么便可制造出来的产品。在这其中,想象力被认为是一种可无限量生产的产品。如果这作为一种人们可以随意购买的商品在市场上出现,那么富足兴旺是必然的——无论如何会度过难关。

  这部迪斯尼影片的制作成本高达200万美元。毫无疑问,它雇用了一批卡通演员,真的演员只是为其配音!上。但是它却需要一批艺术家,动画制作者和笑料编写者忙碌了几个月。从所有的报告可以看出,它不仅已经完全收回了投资,而且还为每个放映厅带来了好运。尽管事实上并没有领任何工资,杜比、格鲁比及其同伴这些动画片巨商雇佣的小矮人却成了抵御萧条最能干的尖兵。无论什么事情会在大剧院中发生,剧院老板都不必为任何一个小矮人投入大笔资金。

  此外,借助其副产品,动画片实际上还开创了一个新兴工业。从这年的第一个月起,根据迪斯尼那些凭借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事物制作的玩具,其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00万美元。迪斯尼在本地的代理人凯·卡门说,从1月开始,117家玩具制造商被允许使用“白雪公主”的形象。动画片中大众唯一不喜欢的东西可能只有那个毒苹果。

  俄亥俄州阿克朗一家生产橡皮小矮人的工厂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而其他橡胶厂则早已关闭了。杜比、格鲁比和其他小矮人让人们在世界各地的画室、盒子工厂、硅胶矿、采石场和磨房中工作。无论他们在哪儿出现,哪儿就会兴旺发达。“白雪公主”是迪斯尼第一部标准长度的动画片,当他充满信心地干起来时,会发生些什么?一种被工业化的奇思妙想?那应该是一种被工业化了的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能成为工业化的生产力!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可行的一个产业思路。这篇社论,很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新闻事实,更较深刻地领悟到了它的价值,以及这个思路的影响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生长带来突破,停止带来死亡。这就是迫切需要创新的理由。

  正如该报主编豪威尔 雷恩斯所说的,“我们只对记者负责”,就是要“通过更多独家突发新闻,也就是原创报道,为头版注入生气”。所以,有这个理念,这个报曾在2001年度,夺取了七个普利策奖。

  有人说,新闻决策:“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我认为,新闻评论,应该是一半是思想,一半是选择。

  5、这是纯粹写实又有夸张,还有空灵感的标题。给读者留有思考空间。这个标题是:《其余的由相机来做》。

  早在1890年,乔治·伊斯门在销售其柯达时曾告诉世人,“你只需按下快门,其余的由我们来做”。从此“其余的”就意味着一些冲印店。人们把胶卷拿去冲洗、定影成像。伊斯门大力改进的只是拍摄照片而不是化学意义上的冲印照片。现在埃德温·H·兰德惊人地宣布他已经发明了一种不仅能拍摄而且在按下快门后一分钟就冲洗定影成像的相机。人们听说范内瓦·布什博士两年前就在《大西洋月刊》上署文表示渴望一种能快拍并立即看到照片的方法。

  当电影被发明出来,并且可以把新闻事件放映在银幕上时,对快速冲洗定影的要求已变得非常迫切。缩短这一过程所必需的步骤已减少。良好的化学品以及精巧的暗房设施使得在曝光后马上获取相片成为可能。于是立刻就制订了计划。机械影印的进程也使得到科尼岛的游客在他们于道具汽车或钓鱼船里摆好姿势后几分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照片。但与兰德先生的工作相比,所有这一切都显得粗糙。他只是将曝光的胶卷和相纸压成一个“三明治”,当中的“火腿”是一种从囊袋中挤出的显影剂和定影剂的近乎干燥的粘性混合剂。转一下旋钮,就会出来照片——一张永恒的照片。

  所有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像往常一样,疑惑为什么没有早些这么做。尽管所用的化学品是我们在暗房熟悉的,但整个过程却是崭新的。在普通的显影和定影过程中未曝光部分的银盐是丢弃的——被冲洗掉。现在,正是这种银盐形成了照片,并且转一下旋钮,相机就会立刻吐出照片。这在摄影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种方法虽不简单,但它是崭新的。

  美国“20世纪两大趋势��摄影和逐步普及和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

  这篇社论与现实生活与呼吸共命运,这是媒体追随时代的生命所在。科技为人类带来的惊喜,是值得欢呼和赞美的。特别是具有新闻敏感的媒体,在时效性这方面表现十分突出。

  6、突出文采和形象的评论。《热销的空调出口正使热带气候变得凉爽》,这个标题有形象描写,还有经济信息。

  这些天在一位酋长的宫殿里、一座香港的剧院里、一处巴基斯坦的海军驻地,甚至一座婆罗洲土著小屋里可能都有同一样东西——美国空调。国外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因这一明显的美国“风俗”而变得凉快。结果,美国空调的出口急剧增加。

  据保守估计,去年的出口值达到了6000多万美元的最高记录。在过去的一两年中,其增长率达到35%。市场的需求很旺,而空调行业非常高兴地把这一潮流看作只是刚刚起步。

  而且,最近的增长率有望继续保持几年。单机空调约占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余的为中央空调。在单机空调的世界市场中,美国拥有约90%的份额,并拥有约 75%的其他空调市场份额。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许多地方的生活水平,而促销则是经济繁荣的显著因素。

  国外的空调业无法与美国国内先进的发展相比,但它仅在过去必年中就已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尽管人们主要是为了遇求制冷的好处,但工作效率、健康及声望也激发了国外的购买。例如,马来西亚的一家全自动电话局安装了空调及静电设备,来保护整个装置免遭灰尘及热带霉菌的损害。

  正在热带及其他地区兴起的现代旅游设施中,空调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它也正更加普遍地用于政府及职业办公楼和住宅。

  国外的空调业务会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那种土著小屋。这种订单是由位于英属北婆罗洲的一家卡里尔分公司处理的。

  位于文莱的一家石油公司的夜班钻探工们觉得酷热和噪音使他们白天几乎无在小屋里睡觉。卡里尔公司用直升飞机送去一台空调,小屋被封严,很快里面伴随着凉爽的空气响起了鼾声。

  随着国外空调越来越普及,它可能确实会成为一名“伟大的平等主义者”。同时,也说明了新产品可以不断促进美国的出口。

  这是一篇个人署名的评论文章,作者布伦登·M·琼斯,写作手法很灵活、在有限的篇幅中,信息量很大,还有特定镜头在里边:小屋被封严,很快里面伴随着凉爽的空气响起了鼾声。对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反映迅速,同时,论述了作者的主张,也展望了这个新产品的美好前景。

  可见,空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震撼”,不亚于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为此,媒体上曾断言:不安装空调的“老房屋”,都将难以出售。这不仅是简单的改变生活的经济信息,也将是具有前瞻性对日后生活质量的思考。

  7、对新兴科研动态的关注,是新闻评论的焦点。《货币兑换中的巨无霸指数》反映了新闻媒体的敏感特性。

  人民币是世界上被低估最多的货币,其对美元的比值仅仅只是其真正价值的一半。而瑞土法郎则是被高估最多的货币,兑换时的价格已超过其实际价格的66%。

  至少巨无霸的指数是这样显示的。

  这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进行调查的指数某种程度上有点稀奇古怪,然而它却调整着世界上麦当劳餐厅中每一个巨无霸的平均价格,并且被用于估计市场上一种货币的价格与其真实价值之间究竟偏离多少。

  最新的数字表明,在美国一个巨无霸的平均价格(含税)为2.42美元,在端士为4.02美元,而在中国只有1.16美元。这一指数假定,按照当前的汇率进行计算,另一国家的巨无霸的价格如果低于2.42美元,那么该国货币的币值便是被低估的。

  这看上去有一点奇怪,但是作为一种预测性的手段,巨无霸指数却自有它的作用。

  两年前,这一指数显示,日元的市值几乎是其真正价值的两倍。今天,由于美元对日元的汇率飞升,日元的价格才得到正确估计。

  《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在去年一年中,八种主要货币的价格上涨或下调10个百分点,巨无霸指数对其中七种货币的评估是正确的。《经济学家》说,这“比那些高薪聘请的华丽预测家要好得多”。

  在这不足500字的评论中,作者弗洛伊德·诺里斯用他新闻的敏感性,捕捉到了一个经济中的“指数”。但是,这个指数,没有恩格尔系数那么出名。也许,这个所谓的“巨无霸”指数,太有霸气,有点自吹之嫌。从文中介绍,这个指数是显示市场上一种货币的价格与其真实价值之间偏离多少。

  现实经济生活的某些现象,是需要研究和探求的。作为新闻评论,作者主要是采取了引证《经济学家》周刊来说明,此篇言论的意义所在。它的意义,一是需要创新认知一些事物,二是需要创新求索一些问题。

  8、揭示出版业的兴衰本质的评论:《〈生活〉的衰败与过时的出版理念有关》。

  《生活》杂志在国内广告传媒界曾一度为执牛耳者,而目前它步其他也曾有过发行量巨大的大众杂志如《观察》、《周六晚报》、《考利尔》和《自由》的后尘,面临着相同的命运。

  它成为电视、专门类杂志以及邮资巨幅增长的牺牲品。

  它同时还是过时出版理念的牺牲品,尽管在走向衰败时曾加以改变。

  这种理念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的发行大战时期。它使科蒂斯出版公司的《邮报》、考利斯通信公司的《观察》和时代公司的《生活》实际上丧失了通过优惠订阅而提高发行量并向广告商增收费用的权利。

  如今,大多数杂志仍坚持认为读者订阅费能支付杂志的成本,这是沃克3年前成为《生活》杂志的业主时公布的。

  那时《邮报》已停刊1年多了。在此之前,《邮报》为求得生存曾削减了一半发行量。而《生活》仍固守发行战理念,夺取《邮报》的150万份订数,使其发行量增至850万份。接着,《生活》的四版彩页广告费增至64200美元——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而远远高于电视广告每分钟的平均价格。

  1970年春,《观察》杂志将发行量从775万份减至650万份,主要在大都会区发行。该杂志在去年宣布停止出版。

  1970年底,《生括》两次降低发行量,减至目前的550万份,广告界和出版界便有人说这是走向衰败的开始。

  然而,发行量减少21.4%的同时,广告费仅下降了从1952年以来广告收入首次降至不足1美元。1966年该杂志的广告收入曾高达1.696亿美元。今年估计其广告收入会降至9100万美元。

  据杂志出版家协会称,出版费用逐年递增。沃克先生说,《生活》杂志每册的实际制作费用,不包括编辑费和宣传费,约为20美分。而过去按订阅价格出售的杂志仅为每份10美分。

  报摊上每期只有175000份以50美分的标价出售。沃克先生说订阅费已涨至每份约16.8美分,明年计划提高到19美分。

  总的说来,杂志出版业中专门类杂志的发行状况良好,如妇女杂志和最抢手的时代公司的《体育画报》。这些杂志允许广告商选择如何传送他们的信息。

  咀嚼这篇言论:一个发行好几百万份的大刊物,怎么说停刊就停了呢?这个新闻评论,带给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

  这里关键是本言论的信息含量大,而且是用数据说话,很翔实。

  也许,匆匆就是永恒,永恒也算是匆匆吧。市场是无情的战场,甚至是残酷的。今天不代表明天,不论什么时候:走过去的是历史,前面永远是新路,永远都要与时俱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信念,刊物的生存与发展则是理念。只有这样,学会学习学会借鉴,才能让我国的新闻出版业,立于不败之地。

  9、不是新闻评论的评论《经济波动术语表》:

  经济从来不会停滞不动。它们始终是在涨涨落落,偶尔也会有崩溃。下面就是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描述一国经济的涨落所用到的一些术语:

  商业循环: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和收缩的过程。循环是非常不规则的。有时经济会在1年时间里迅速完成整个循环;有时则可能要花上10年或更多的时间。某些经济学家认为存在一种康德拉捷夫长周期,它持续大约50年,周期内还有许多小的循环周期,并最终以猛烈的崩溃而结束。

  经济低谷:一个普通的短期循环的底部,此时像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之类非常重要的所谓同步指标已停止下跌。

  复苏: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就业率、住宅、零售以及其他指标正在上升的阶段,这些指标有的快些,有的慢些。企业扩大投资和失业人数的下降在复苏期间往往是滞后的。

  顶点:经济扩张的末尾。

  衰退:向下滑落的过程。目前的这次经济衰退是本世纪的第20次。

  萧条:一个界定不明确的术语,意指一段市面萧条和大量失业的时期。最初这个术语被用作诸如恐慌或者暴跌这类刺耳词汇的一种委婉说法。但萧条这个词到1937年时已耗尽其委婉意味,当时正在复苏的经济似乎重新又要陷入萧条,而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称它只是处在一次“衰退”之中。

  停滞:经济似乎止步不前,屡有经济衰退伴随着疲软的复苏。经过多年的停滞,实际经济增长是缺乏活力的。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不断上涨,而美元不断贬值。

  通货紧缩:物价水平不断下降,而美元不断升值。这种情况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初期以来还没有发生过。

  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的放慢。

  滞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出现的现象。

  通货膨胀下的经济衰退:一种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暴跌。

  这是一篇个人伦纳德·西尔克署名的文章,行文以解释为主,究竟它算不算新闻评论,在收入研究的时候我也思考。但是,我认为,它具有新闻价值,也有新闻的时效性,更有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揭示或评论作用。所以,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篇创新的新闻评论。

  10、史志类的新闻评论。用《历史沿革》作标题,没有一点儿新闻味道,可是本文在体现尊重追溯历史的前提下,能够开拓新闻性。

  他们是美国资本主义最负盛名的两个名称,但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显然经历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才达到金融服务业的顶峰。

  花旗银行最初是作为纽约花旗银行于1812年9月14日在华尔街52号开业的,那时1812年战争刚爆发几个月。在其186年的历史上,它仅有一次重大的购并活动,那是1955年它与第一国民银行进行合并。

  如果说花旗银行这家位列大通曼哈顿银行之后的美国第二大银行控股公司,是将近两个世纪以来美国和世界经济史发展的一个副产品,那么旅行者集团则是桑福德·I·韦尔的一个半成品,这位华尔街的经理自1986年以来已经把一系列经营不佳的金融公司改造为强有力的企业。

  自从创立以来,花旗银行就一直从繁荣发展中获取利润,而且它还是美国银行在海外扩张方面的领头羊。1929年,它成为第一家开设个人贷款部的银行。

  但是这家银行对于经济困境也并不陌生。花旗银行经历过市场恐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大萧条,而最近,两起金融事件差一点把这家连锁金融企业拖垮: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以及房地产商业贷款方面的大量坏帐。

  当公司在90年代初走入谷底时,花旗的股票价格只有每股8.50美元。上星期五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42.875美元,而昨天它曾猛涨了37.625美元,达到180.50美元。

  1993年之前,当时旅行者集团通过购并了原先也用这个名称的保险公司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韦尔先生只是一家听上去肯定不太令人敬畏的企业——普里梅里卡公司的董事长。那时,普里梅里卡公司包括商业贷款公司,它是1986年韦尔从控制数据公司收购的一家经营不佳的消费贷款企业,以及史密斯·巴尼--哈里斯·厄珀姆公司这家投资银行。

  正如后来人们知道的那样,旅行者集团是1864年由康涅狄格州的一位商人J·G·巴特森创建的,他在哈特福德的一家邮局签发了第一份保单。1897年,旅行者集团出售了它的第一份汽车保单。1919年,它给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签发了第一份航空旅行保单。

  标题没味儿,文章很有可读性、史料性。

  作者肯尼思·N·吉尔平,如果按照我国新闻的认知,这篇评论的标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是新闻评论,充其量是一个史志的写法。也许,他们对于新闻标题不太细抠,或许是直译的关系。不管怎么说,《历史沿革》题目没有丝毫新闻性。但是,这篇述评型的新闻评论,写的历史感很厚重,很有说服力,完全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述评。

  二、下篇:十篇评论的归纳增益

  
作为百年家族经营的报纸,纵观《纽约时报》部分评论文章,规格、风格是一以贯之的。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学习的关键内容。当然,这里面不仅是文风,还有国情环境、有历史情况。总的说,学会学习,也学会借鉴。历史是面镜子,让我们再认识自己。我们不妄自菲薄,我们也不要闭门却扫。一句话,我们不会拒绝对智慧的学习。重温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社会主义要想赢得资本主义的竞争,就必须大胆使用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这话说得何等到位,让我们学会取长补短。

  特别是对于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最大化地发挥出言论的作用,引导人们在转型时期,更新观念,摒弃窠臼、突破樊篱,具有良好的增益作用。

  第一、平实再平实

  细续《纽约时报》的所有言论,最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平实。这是一个文风,也应该是一个境界。这方面,对新闻报道来说,不算问题。但对于新闻评论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文风问题

  这正如明代,江苏金坛县思想家洪应明的观点:“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特别是,新闻媒体发展到现在,以人为本绝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二,客观再客观

  《纽约时报》对新闻报道中事实上的错误,能够立时“更正”。这种“更正”栏(Corrections)和“新闻简要与索引”(Summary and Index),还有它固定而显著的地位。这应该是办报的一个品质问题。

  就我们国内报刊来看,通常以“更正”为耻,能不更正的就不更正,实在不更正不行的,才公开更正。新闻是最讲实事求是的,应该树立这个理念。“时报的‘更正’栏,每天都有一大块,从二三个项目到五六个项目不等,承认自己的错误。时报把对于新闻事实上错误的更正,当作是一种正常的作业,也是一种负责而公允的办报态度”。⑾ 这种认真的态度,我们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很好的学习,并付诸实践。

  第三,敏感再敏感

  新闻需要速度,迟到了就是旧闻。现在,我们新闻人员都讲究第一时间,究竟多长时间是第一时间?这一点没有定论。但是,我们能否遇到重大新闻而停止印报,恐怕这一点不一定都能做到。

  “那天晚上一点多钟,编辑部比平常的人多一些,因为那晚上是加州民主党的初选,罗伯特·肯尼迪与约翰逊总统争取提名。加州是个大州,当然受到注意。忽然间,驻洛杉矶的特派员打电话来说,罗伯特·肯尼迪中枪重伤,生命堪危。夜间部编辑主任得知此一消息后,第一件事便是打电话给印刷厂停止印报。接着便打电话给广告主任,要他抽掉两整页的广告,经便用此版面报道这一重大新闻……事发后半小时内编辑部热闹起来。总编辑、副总编辑、编辑主任、国内新闻部主任,均一一赶来坐镇,很多记者和编辑看到电视上的新闻而赶来帮忙。不到两个钟头,完成了两个整版的新闻”。⑿这个速度,这个责任心,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位新闻从业人员学习。从中,体味出敏感的“抢”新闻的实务。

  第四,继承再继承

  近些年来,我国有些报刊版面和栏目已经改革的面目全非了。当然,这不是一个好与坏能评论清楚的。我想:是我们发展的太快了,是我们处在转型的新形势下,改革创新是我们的追求,这都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办报刊的领导,能否多一点长远的理念和规划?少一点短期行为!这是我们现在突出的一个管理问题。改革里是有继承的,创新里面也需要有继承的。

  “《纽约时报》新闻政策的基本准则是中兴时报的阿道夫·奥茨一手确定的。奥茨在1896年8月19日接办时报的宣言中指出,时报的新闻报道,‘应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无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他还强调,新闻报道应力求真实可靠,并以‘所有适宜刊载的新闻’作为时报的信条,此一信条,便永远地出在时报第一版报头的左角落,成为时报的‘招牌’”。⒀该报在统一办报风格上,于1962年发行初版《纽约时报编写风格读本》(The New York Times Style Book for Writers and Editors),1976年出版了修订书,改称为《时报风格与惯用用语手册》(The New York Times Manual of Style Usage)。他们称所谓的“风格”,就是指一定的规则与引导,使新闻写作与编辑上所使用的文字拼法,字母应否大写,标点符号与缩写,均能有其一贯性。

  就我国提倡的群众办报全党办报来说,就是很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和继承。学习别人的智慧和经验,不忘掉自己的有益的东西。要不然,真的成了“邯郸学步”了。(作者简介:霍华民为洛阳理工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授。)

  

  参考文献:

  
⑴《纽约时报》1903年2月24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19页

  ⑵《纽约时报》1913年11月9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47页

  ⑶《纽约时报》1929年10月26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80页

  ⑷《纽约时报》1938年5月2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101页

  ⑸《纽约时报》1947年2月22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131页

  ⑹《纽约时报》1957年5月26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159页

  ⑺《纽约时报》1967年4月13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190页

  ⑻《纽约时报》1972年12年月9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226页

  ⑼《纽约时报》1982年3月14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255页

  ⑽《纽约时报》1998年4月7日;载《〈纽约时报〉100年》第310页

  ⑾《纽约时报的风格》李子坚著 长春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124页

  ⑿《纽约时报的风格》李子坚著 长春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6页

  ⒀《纽约时报的风格》李子坚著 长春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