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晚,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教授主持召开线上学术报告会,邀请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智库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做了“丝路文化的周边传播”的主题报告。
陆地首先介绍了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指出其是周边传播理论实践的典型范例。他指出,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即是各民族同周边不断交融发展,继而形成地缘共同体、空间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陆地认为,周边传播作为一种传播实践,古已有之。他从2013年开始将其作为一种传播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探究,逐渐延伸丰富。陆地从历史、战略、现实、学科等维度阐释了周边传播理论的产生背景,从哲学、自然科学、传播学,以及纵观效应与微观效应等视角对周边传播的核心要义进行解读,并从狭义和广义层面界定了周边传播的具体含义。陆地认为周边传播理论具有普遍性、近似性、立体性、不对称性及动态性等基本特征。他还详细介绍了周边传播理论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在将周边传播与国际传播、对外传播、跨文化传播等理论的比较分析中,指出了我国周边传播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发展趋向。
陆地提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丰富与发展,周边传播理论其活力、张力与魅力将不断增强,在周边外交、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中的应用也会得到进一步延展。
谈及丝路文化的周边传播,陆地回顾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传播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不同时期丝路文化的传播图景。他指出,丝绸之路本质上是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的途径或通道。
陆地以四个结论结束他的主题报告:一是周边不宁,中国不安;二是中国不能影响周边就不能影响周远;三是没有周边就没有周远;四是无边有界,即要守住基本盘、控制周边盘、影响周远盘。
最后,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冷淞研究员对本次主题报告做了详细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