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播研究

 

人际传播之异化研究

作者: 吴鸿雅 发布时间:2010-09-28 15:57:00 来源:
摘要:理想的人际传播不同于相遇,它是在相遇的前提下,继续相识、乃至相知。相识、相知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其难能。综观理想,反观现实,人际传播异化不可避免,它既可能存在于有备而来的人际传播中,也可能出现在不期然的人际传播中。可见,人际传播的异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展开该项研究,通过分析人际传播异化的成因、表现和跃迁,寻求人际传播异化的应对措施,乃至消解途径,推进和谐人际传播,为实现从历史到未来之传播理想:传播、对话与共享略尽薄力。

  关键词:人际传播 异化

  一、源起:一串总长1分59秒的电话

  这串总长1分59秒的电话,是发生在一个可怜的求职者和一位敬业的主事之间真实的故事。以下为电话记录,为行文简洁,求职者简称张三,主事简称李四。

  张三:您好!是李四吗?

  李四:哦。我正要打电话给你,你准备试讲吧。(李四和颜悦色地说,张三听得有点像要上天堂了。)

  (张三谈了件她认为无关紧要、且在张三看来,是李四过错之事。而张三自认为很大度,早已不计前嫌。此略。)

  李四(被激怒,勃然大怒地):告诉你,我想我得重新考虑你的求职事。(啪一声,李四挂掉电话。张三听了感觉快要入地狱了。)

  (张三再次拨通李四电话)

  李四(暴跳如雷地):你是张三吧,我告诉你,除非我(中略),否则你别想进来。(李四说完,啪一声,又挂掉电话。)

  (张三再次拨通李四电话)

  张三(很可怜地):您可不可以先听我说完?

  李四(不解气地):说吧。

  张三(无奈地):我觉得奇怪的是,就这件事而言,应该生气的人是我,怎么反倒是您呢?(中略,而后张三心有不甘地说)我真不幸。

  李四(不太解气地):我更不幸,碰到你。反正刚才是生你的气,现在又被你惹笑了,真是哭笑不得。(李四笑)

  张三:人家还不是一样饮泣连连啊。(张三笑)

  从这则真实的故事可知,人之为人,就离不开人际传播,良好的人际传播有助于沟通与交流,但人际传播并非都是良性的,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有所见。上述电话交谈就是一个经典例证。两人从和谐到冲突、紧张、危机、缓和,最后复归和谐,就在这短短的1分59秒间。

  这一事件敦促笔者不得不深思人际传播问题。2008年3月10日,笔者使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跨库检索,时间跨度为1979年-2008年,以人际传播作为检索词,以题名作为检索项,共有记录157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35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_世纪期刊为3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0篇,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为19篇。而后,以人际传播异化作为检索词,分别以题名、关键词、摘要和全文作为检索项,但检索结果均为0篇。

  由此可见,人际传播的异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尝试展开该项研究,以期通过抛砖引玉,促成该议题的深入,推进和谐人际传播,为实现从历史到未来的传播、对话与共享之伟大理想略尽薄力。

  二、人际传播和异化

  1. 何谓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人类传播的子项目,意指发生在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1]对群体之间(之内)的传播活动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家,常常使用这个概念。人际传播理论的范围从进化论视角直到行为主义方法,前者为某个物种成员的群居与传播提供某种遗传学基础(如Lorenz,1966;Morris,1977);而后者假定通过有选择的强化(reinforcement)可导致人际反应的频率加快(如Skinner,1953)。另一种通行的二分法,涉及高度结构化的传播与更具创造性或自发性的会话。前者是指许多通过经验与重复而形成的规则、礼仪或符码(Goffman,1967)。后者则是冒险与即兴,它们特别认可某种螺旋式基础(Dance,1967),即某次相遇的结果对多数或全部参与者来说都是未知的。

  简言之,人际传播是交流过程,它既可能是人与人之间有备而来的相逢,也可能是彼此不期然之相遇;既可能是意料之中的相识乃至相知,也可能事与愿违导致背道而驰。多种可能,使得人际传播话题常谈常新。

  2. 异化语义及其根源

  异化,alienation[2],源自拉丁文alienus,意为异己的,与拉丁文alius(另外的)一词有关。事物对意识而言,成为异己的或陌生的一种觉醒状态。对事物的感觉从冷淡和漠然转向厌恶和反感,而在此之前对同一事物则可能是喜爱、迷恋、友好和兴奋,异化是以对意识对象缺乏追求认同感和分享感等性质的特征。在社会组织内部缺乏为目标献身的精神,对参与意愿持冷漠态度。

  ……(此处有删节)

  3. 人际传播异化解读

  人际传播异化指的是非良性的人际传播,即事与愿违导致背道而驰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异化,既可能存在于有备而来的人际传播中,也可能出现在不期然的人际传播中。不管有心抑或无意,其异化早已司空见惯,本不足为怪。只是,随着目前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之发展,加之媒介方式的无处不在,人际传播在更为便捷的同时,其异化概率也随之增多,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更为尖锐。

  时间本是最好的良医,但人类在享受人际传播快捷便利的同时,遗憾地失去了时间的缓冲,也在不自觉中失却了心如止水的生存空间,告别了心平气和、万物静观皆自得之心境。此诚乃人际传播之悖论。

  三、人际传播异化之素描

  1. 人际传播异化之成因

  1.1. 意义生成的偏差

  人际交往最主要在于传达一组思想,或一个理念,其间意义的生成是人际交往最为重要的方式。人们都希望能清楚准确地传播或传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并盼望能得到对方不违自己初衷之解读。

  语义通过符号生成。索绪尔曾直观地指出:符号由两部分组成,“能指”和“所指”,前者指符号的图形,后者指具体的意义。符号不是抽象的,它作为一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而符号之所以能传递信息是因为它形成的概念。“我们建议把感知确定为非语言学的场所,而对于意指的理解就在这个场所内”[3]。这种表述,在感觉范围内,感觉主体与被感觉对象之间互为基础的关系中,把意指形式的地位确定为可感觉与可理解的、幻觉与分享的信仰之间的一种关系空间。由此,意义的生成依赖于个人的语词使用习惯。人们因个性等诸多差异,在使用语词的方式常大相径庭。这也可从男女交往方式中得到诠释。男性通常藉由共事交往,女性却常通过交谈交往,一般她谈话最多的,就是关系最密切的,换言之,她和谁谈得最多,往往最把谁当回事。男女交往方式的差异,使得彼此的人际传播更为复杂。上述张三和李四也存在这一问题。张三本意是尊重他人,多了点请示和汇报;但李四崇尚简单,事物繁多,早已不堪重负,深觉忍无可忍。张三来得不是时候,换言之,她不识相地出现在李四最烦、最累的时刻,这样的不是,一次就够了,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误区。人际传播中,意义的生成依托于语境,语境的不合时宜,将使语言意义的误读成为一种可能。

  回观之,人与人的相遇,确实不太容易,但偶然因素居多,一般为被动式。而相遇后,人际交往主动性强些,更多是凭直觉,主观意愿在起主导作用。它不同于相遇,理想的人际交往是在相遇的前提下,继续相识、乃至相知。相识、相知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其难能。由此,尽可能地避免意义生成的偏差,才能企及人际交往之真境界,和人际交往之异化潇洒地道别。反之,意义生成的偏差,将使人际传播异化不期而至。

  1.2. 隐喻解读的迥异

  隐喻,metaphor[4],就是将未知的东西转换已知的术语加以传播。雅格布森主张,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传播意义的基本模式。他认为,隐喻模式既具诗之特征,也具广告之象征,即形象从已知的文化神话中产生,而神话的特征经过转换被赋予未知的产品。隐喻按照联想关系运作,即它们把未知的东西嵌入一种新的联想关系,未知的东西由此获得部分新的意义。于是,隐喻就要求一种积极的、富于想象的解码行为:读者不得不去发现哪个特征才能进行有意义的置换。但过于积极地解读隐喻之解码行为,有时反倒背道而驰,诚乃过犹不及。

  ……(此处有删节)

  上述张三和李四就存在这个问题,李四崇尚透明的说话方式,在两人的对话中,并没有太多弦外之音的,常是就事论事,别无他意。但张三因自己的学生身份,总太把老师当回事,这样,每逢交谈完,就要把场景一遍遍地回放(playback),生怕不留神中遗漏了老师的教诲,这样的结果,弦内之音是极其明了,但不必要的弦外之音却也随着主观臆想翩然而至。结果是,张三对李四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自己深觉委屈,但李四本无意伤害张三,对张三的误会多少会觉不可理喻,这样,一来二往的结果是张三和李四产生了不必要的关系疏离。究其根源是,本来非常简单的事,张三自己复杂化了。因此,既然隐喻的解读迥然有异,在人际交往中,尽可能的简约,回归元语言恐是其中要义。隐喻及其解读固然极具美感,但美感要尽可能以不出现歧义为前提。

  2. 人际传播异化之表现

  2.1. 僵化

  僵化,become rigid,是人际传播异化前期最明显的特征。交往主体发现彼此语词难能互相领会,难以继续交谈,出现了谈话的僵局。

  2.2. 疏离

  疏离,estrangement[5],词源于拉丁文extraneus(疏远),也源于extraneare,即把某物看成陌生的东西,有时作为不需要或不知道的陌生东西。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对某物保持一定距离的行为,或一个人取消或抑制对某物的情感和信任,通常认为这个世界对他表现为不友好的。另一方面,由上述行为所产生的感受(feeling)的状态。

  2.3. 嫌恶

  嫌恶,ennui[6],法文,源于拉丁文in odio(恨),指厌恶、沉闷、无聊,通常由过分放纵、厌烦,又没有找到能提起精神的理由所引发。

  2.4. 对峙

  对峙,stand facing,是交往主体互不让步的突出表征。但有的传播异化不存在对峙可能。比如上述的张三和李四,他们身份的迥然差异,决定他们不可能对峙。对峙的情况一般基于交往主体之间实力或是身份相当之前提。

  2.5. 冲突

  冲突,conflict,是交往主体彼此敌对的表现方式。冲突有很多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有冷战、冷嘲热讽、还有火爆的争斗等。

  2.6. 紧张

  紧张,nervous,是交往主体难以顺畅沟通的外显。关系紧张,原因很多,有时是彼此漠视或不理解,有时则是彼此都太把对方当回事。

  2.7. 危机

  危机,crisis,是交往主体难以持续传播,并可能瓦解交往的危险信号。

  3. 人际传播异化之四跃迁

  3.1. 自我异化

  自我异化,self-alienation[7],主要有两种表现。其一,自我对它自己变成外在的或陌生的意识状态,带有一些对象地认知自我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产生的伴随性情感。其二,对一个人的自我或心理状态或情感上保持距离的行为。非总体的自我异化总以瞬间的反异化(dealienation)作补足物,在这一状态中,能够感受得到社会约束和个人义务的密切关系。人际交往中,措手不及的异化使个体六神无主,导致自我异化,这个时期属于人际交往异化的迷茫期。

  3.2. 反异化

  反异化,dealienation[8],制止自我异化(self-alienation)倾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在感情上和理智上有不介入和脱离周围环境和行动的感觉。一个人有目的和自然而然地产生自主和自立感觉的过程。用中国常用语说明,此种情形相类于爱恨交加的理性思维。这个时期属于人际交往异化的觉醒期。

  3.3. 瓦解异化

  瓦解异化,disintegrate alienation like tiles and dissolve like ice,这个时期属于人际交往异化的斗争期。一旦异化成真,瓦解异化,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常依赖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瓦解异化,需要传播主体讲究姿态和风度。瓦解异化,难以一时一刻地攻克,常需锲而不舍之努力,如同培植一株玫瑰,建造一座屋子,一时的努力常无济于事,难以奏效。瓦解人际传播异化,更需要的是一份坚持,对友善的固守,对友谊的坚守,对谦逊的执着,于是,滴水穿石,尽在其中。

  3.4. 和谐互为

  和谐互为,harmonious and interdynamic factor,该时期属于人际交往异化的反思期。人际传播演化为彼此的人内传播。传播主体常无需言谈,就已意会,几近心心相印。这是人际传播最高境界。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境也。

  四、人际传播异化之应对

  1. 多重主体间性的反思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9],是对发生于个体,而本质上又看似矛盾的不属于个体的传播活动所做的反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为某个文化或亚文化的全体成员所分享。分享性主体反应的领域就是主体间性,它是某种文化影响其成员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文化的认同才得到确认。主体间性对理解内涵含义与神话至关重要,因为第二序列(second order)的意义是在主体间性的领域内发挥作用的。因此,它成为意识形态运作的平台。在人际传播中,多重主体间性的反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换位思考。即传播主体的换位思考,其主旨是体现公正性,避免有失偏颇。第二,旁位思考。即站在传播圈外,从第三方来思考,其目的在于保证客观性。当然,强调多重主体间性,最为关键的还在于,人际传播中,要讲求曲径通幽与道归于一,即心灵的感应与默契。先让自己感动,并在感动自己的同时,打动他人。这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多重主体间性之同一。总之,多重主体间性的反思是应对人际传播异化的重要策略。

  2. 中庸传统理念的顿悟

  在人际传播中,要达到和谐和秩序的完满同一,就必须领悟中庸。首先,中庸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传统,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中庸[10]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要求人们自觉调节思想感情和言论行动,讲究和谐和含蓄,使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其次,中庸也是英文化之要义。英文之中庸传统,mean[11],源自拉丁词medius(中间),意指稳健派、居中地位或两点之间的中间位置。有时称作中庸之道(The Golden Mean);与稳健、节制、避免极端相关;这条伦理原则主张美德就在于遵循介乎太过与太不及两个极端之间的行动路线行事。只有经过教育、训练和经验,才能完全达到过与不及之间的均衡(道德的善、美德)。中庸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中心点,而是某种可调整的和随机应变的东西;它不是算术性的或可量化的,而是相对于即将到来的处境和所涉及的人物的。可见,中庸是善的极峰,美是丰富的生命凝练于和谐的形式中。一言以蔽之,中庸的善用,择中而行才是应对人际传播异化之法宝。

  五、结语:人际传播异化之消解“传播、对话与共享”

  良好的人际传播是一个“相互的、持续不断的、协商的、合作建构意义的交流过程。”[12]纵观之,从历史到未来之传播理想精粹,就在于传播、对话与共享。因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人际传播中,畅通传播渠道,友善积极对话,共享相遇、相识乃至相知,珍惜有缘,方不失人之为人之原初。(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注释:

  [1]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

  [2] 安杰利斯:《哲学辞典》,段德智等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3] A. J.格雷玛斯:《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8页。

  [4]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5] 安杰利斯:《哲学辞典》,段德智等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

  [6] 安杰利斯:《哲学辞典》,段德智等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年,第123页。

  [7] 安杰利斯:《哲学辞典》,段德智等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年,第394页。

  [8] 安杰利斯:《哲学辞典》,段德智等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9]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44-145页。

  [10]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0页。

  [11] 安杰利斯:《哲学辞典》,段德智等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年,第257页。

  [12] 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本文为摘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