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学者
当前位置: 首页/本所学者
曾庆香

发布时间:2021-10-13

 

曾庆香,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播与文化系访问学者,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新闻叙事、新闻话语、传播符号、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数据新闻等。

电子邮箱:zengqx@cass.org.cn13683318729@163.com

 

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2021-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2003-2021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2000-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7-2003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主持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众传播符号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化基因与永恒故事:新闻故事研究”。

主持国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广播电视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

学术专著

1.   《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2.   《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

3.   《大众传播符号:幻象与巫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

4.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话语嬗变与模糊边界》,2021年。

学术译著

范·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

CSSCI期刊论文

(一)《新闻与传播研究》

1.   “永恒故事:社会记忆对新闻框架和舆论爆点的形塑——江歌案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1期。

2.   数据新闻: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闻论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2期。

3.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1期。

4.   图像化生存:从迹象到拟象、从表征到存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5

5.   话语事件:话语表征及其社会巫术的争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

6.   论符号像似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

7.   论文化公民身份及其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

8.   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

9.   谁在新闻中说话,《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3

10. 新闻话语中的原型沉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2

11. 媒介神话化——从《泰坦尼克》神话看传播致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二)《国际新闻界》

12. 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11期。

13. 模拟、施为与召唤——论仪式的符号特征,《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8

14. 图像化生存:规训与展演,《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

15. 从象征之林到象征交换:论符号巫术与符号迷思’”,《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

16. 面部表情都是符号吗——论符号判断的误区,《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期。

17. 西方某些媒体‘3•14’报道的话语分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18. 论新闻源与新闻的话语主体,《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期。

(三)《新闻记者》

19. “叙事·新闻叙事·新闻类型——兼谈所有新闻都是叙事吗?”,《新闻记者》2019年第12期。

20.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与主体间性,《新闻记者》2018年第4期。

21. 两极与互补: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样态与图景,《新闻记者》2017年第8期。

22. 论我国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三种信息传播策略,《新闻记者》2010年第9期。

(四)《现代传播》

23. “文化差异、文化基因与谜米表达——以中美体育失利与胜利报道为例”,《现代传播》2020年第5期。

24. 社交媒体召唤结构:新闻交往化与亲密性,《现代传播》2019年第1期。

25. 试论广播电视报道发泄型群体性事件的框架,《现代传播》2014年第2期。。

26. 论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中政府与传统媒体的博弈,《现代传播》2012年第5期。

27. 从模拟到表征再到自我指涉——论人类的三种符号崇拜,《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

28. 论发泄型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特征与媒体报道,《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

29. 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五)《新闻大学》

30. 论兽首拍卖事件中西方意识操纵技巧与效应,《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

31. 论新闻图像与受众的对话,《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六)《当代传播》

32. “新闻作为交往: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一种新闻范式”,《当代传播》2021年第5期。

33. 解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框架,《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34. 认同娱乐迷思——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符号分析,《当代传播》2009年第5期。

(七)《新闻界》

35. “新型主流媒体新闻的身份建构:角色展演与道德规训”,《新闻界》2020年第2期。

36. 新闻中的永恒故事:原型对记者视角的框限,《新闻界》2018年第6期。

(八)其他CSSCI期刊论文

37. “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外交:弱者传播与数据新闻”,《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38. “中国特色新闻话语体系的宣传范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39. “选材与呈现:全球数据新闻实践十周年截面特征”,《电视研究》2021年第1期。

40. “从媒介到城市媒介:对象化、调解性、动向性”,《符号与传媒》2021年第1期。

41. “‘饭圈’的认同逻辑:从个人到共同体”,《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9期。

42. “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身份建构:主体间性与道德共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3期。

43. 空符号的思考,《中外文化与文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

44. 中美媒介建构‘2015年中美首脑会晤框架的符号分析——种跨文化传播个案的框架分析路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45. 数据新闻:社会精英话语权的消解,《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3期。

其他报刊

1.   “用好‘热搜问政’ 推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光明日报》2020122902版。

2.   “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建构的情感化——基于《人民日报》微博与主报军人报道的对比分析”,《新闻爱好者》2020年第4期。

3.   “串式新闻:一种社交媒体的新闻样态”,《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1期。

4.   “对当前媒介批评的批评——以河南救灾报道的媒介批评为例”,《青年记者》2021年第16期。

5.   “智能视听:万物皆语的信息播报”,《新闻战线》2020年第24期。

6.   News Fixer:国际报道中的‘隐身人’”,《新闻论坛》2020年第3期。

zengqx@cass.org.cn